close

民主時代追殺前朝文武百官比專制時代對付前朝遺民更殘忍(續前)

2014/2/17

閱覽人數1267政論

沈葆禎(1820~1879),道光年間進士,咸豐四年(1854)任御史,同治13年(1874)朝廷授以欽差大臣使台,每見台灣人逢天災即暗祀鄭成功的「開山王」求庇蔭,在士紳的要求下,上報朝廷,以鄭氏是前朝遺民而非亂民,奏請建祠崇功明德而肯定其地位,遂有延平郡王祠的興建,光緒年間1875年再擴建,並親筆書對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刱格完人。」原文今留在祠內二進正廳。最後一句話,教科書上用的是「韌格完人」,歷史文書寫成「創格完人」。特地將原文之證據提示於本文前。
從施琅的1683降服東寧王國到1875正式建祠,經歷近二百年來,看不到「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的論調,而得一時安定。然而,代表朝廷的欽差大使沈葆禎表面上對於他在台灣的開墾及建設給予肯定,但是說他不好好當個順民,到了荒蠻之地,當什麼個遺民,還不是沒有什麼成就嘛等等,終還是在文中酸了鄭氏一下!

施琅及沈葆禎絕對有資格及力道代表皇帝及當權集團的意旨,對於前朝遺民採取的寬容態度是專制時代難得見到的,甚至連號稱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的中華民國在執政者迭更後,對於前朝文武百官的種種追殺,都還在進行,真是愧對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rryzeis 的頭像
    Harryzeis

    Harryzeis的部落格

    Harryze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