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9基隆港區五大砲台簡介
閱覽人數2814釣遊紀錄
台灣北部特別是基隆地區加上瑞芳、四腳亭(新北市)的古砲臺群對我們言,交通便捷,而且視野高而廣(這就是成為砲陣地的最大理由)風景當然優美。自西、荷、大清、日至中國都曾經相繼在同一起點部署及建造砲臺。但是到了現在,無一有軍事價值而荒廢,留下來的破落殘景成了我們懷思過去歲月及歷史的憑藉, 整理一下在隨意窩裡的資料作為日後的參考!
一、獅球嶺砲臺
位於中山高速公路大業隧道上,是昔日扼守基隆港口的重要軍事設施。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時撫劉銘傳為鞏固海防,抵禦法軍入侵,聘英國技師所建。砲臺標高150公尺,位於基隆港南方,居台灣東北角,是日本菲律賓航線的中點。因此,自十七世紀以來,西班牙與荷蘭殖民者、明鄭王朝、清國、日本和中華民國都意識到獅球嶺砲臺的重要,進行防禦建設因其地勢高且位居內陸,成為基隆港的重要防線。在此可俯瞰整個基隆市區,最遠可見基隆嶼,能有效掌握整個港區船隻進出及移動狀況。在清法戰爭或是在乙未之役裡,皆發揮了禦敵功能。台灣日治時期,獅球嶺砲台被荒廢,漸失軍事功能,目前保存為古蹟的是中砲台,僅存石造指揮所、砲座與彈藥庫。
光緒前,基隆的砲臺建築是為了應付敵人的襲擊而趕工。光緒元年(1875年)隨洋務推行的風潮,以及清國受到日本入侵刺激,對台軍事規畫改為「廣建洋式砲台」。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獅球嶺設置「獅球嶺礮臺」,火力配備為5吋英國前膛砲一尊。清光緖二十年(1894年)的火力配置為12吋前膛加農砲及6吋加農砲各一門 。
現在的獅球嶺砲台遺跡包括砲座、彈藥庫與指揮所,主材質皆是砂岩。砲座呈扇形,面對東北方的基隆港,其前方的胸牆內存有十個彈孔以供緊急發砲之用;彈藥庫為回字型的雙重牆體
二、四腳亭砲台
四腳亭砲台是新北市境內占地面積最大的砲台遺跡,位於新北市瑞芳區與基隆市交界處,海拔215公尺的月眉山東側山上,砲台所在高約206公尺左右。建於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原稱「深澳坑堡壘」,日治時期屬於防衛基隆港的基隆要塞十大堡壘之一,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除役後逐漸荒廢。光復後,砲台未被國軍接收之後更加殘破,因此過去「深澳坑砲台」是登山朋友尋幽造訪的秘境,一般遊客很少來此。
台北縣政府於2001年公告指定砲台為縣定古蹟,2005年底修復工程開工,總工程經費 7400萬元,於2009年底整修完工。修復工程採用殘跡保存方式,仍保有原貌。整個砲台遺跡如高砲台、低砲台、掩蔽部、營舍、砲庫、彈藥庫、觀測所、兵哨等,皆有可觀之處。因為砲台位於新北市境,新北市政府整修後,也把一般大眾所慣稱的「深澳坑砲台」「正名」為四腳亭砲台。
三、海門天險(二沙灣砲台)
海門天險即二沙灣砲台,因古堡石門上刻有「海門天險」而以此稱,位在基隆市中正公園、三沙灣及民族英雄墓附近。此砲台為傳統中國式砲台建築,於1841年便已存在,今日規模為1884年時台灣巡撫劉銘傳所修築,深具歷史價值。現今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此處樹蔭遮天,居高臨下,可攻也可守,故「海門天險」誠非虛名。二沙灣砲台的位置正好面對基隆港,居高臨下,白米甕砲台、正濱漁港和光華燈塔等景點均一一映入眼簾,海門天險為一處面積廣闊,形勢曲折的砲台陣地,正門是粗石圍砌的城門,入內則視野豁然開朗。二沙灣砲台不同於一般砲台,屬高地砲台中的「抱山式砲台」,砲台建在地勢較高的臨海山頭,營盤設計在背海面地勢較低之處,不易敵軍攻擊,使得海門天險成為一處重要軍事位置。目前海門天險山腳下,尚有兩座墓,為民族英雄墓與法國陣亡將士墓,就是當年雙方戰死官兵英魂安息的地方。如今已和中正公園、海門天險做為連線的旅遊區。
如今所見的砲台遺址,為清法戰爭後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所重建,主要可分成:東砲台、北砲台和營盤三大區塊,東和北砲區建在較高的臨海山頭,有利於港口防禦,營盤區則位於背海面地勢較低處,不容易被敵人擊中,具有可攻可守的地理優勢,屬於「抱山式砲台」。現存有仿製的阿姆斯特朗大砲、克魯伯小砲、鑄鐵山砲、回字形半地下室彈藥庫、古井和古墓等供人遙想當年。
四、槓子寮砲台
位於基隆市信義區與中正區交界處,處於基隆市信義區的北端,位居海拔150公尺之處;『槓子』一詞取自於凱達格蘭族語『陷阱』的意思,寮字是漢人加上去的,意思是人們群居處; 槓子寮砲台依槓子寮山的地形而建,地勢險要,佔地近5公頃,固守八斗子與基隆港北方海域及瑞芳方向之陸路,在民國87年6月30日被台灣省政府指定為『省定古蹟』,也就是『二級古蹟』。
根據學者的考證是建於日據時代初期(西元1903年),曾經歷清代與日據時代的防禦工事修築,重要的戰略地位,到了台灣光復後,國軍也一直使用槓子寮砲台, 作為保障基隆安全,直到10多年前才廢棄不用,由於槓子寮砲台廢棄的時間不長,因此砲台區的遺跡保存相當完整,順著蜿蜒的小路而上,砲台清晰可見,無論就砲台的建築、構造等等,槓子寮砲台是目前基隆市古砲台中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的。
槓子寮砲台的砲座主要設計是採一字排開,與白米甕砲台相似,依槓子寮砲台的本身任務與地形之配合概念來看,應為一座暗砲台,特色是可360度旋轉,採拋物線的射擊方式,在隔堆的掩護下,充分發揮『暗砲台』的功能;槓子寮砲台範圍遼闊,可大致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營門、營舍;第二層是辦公室、指揮所、活動中心等建築;第三層右邊視野所及是基隆的第五期重劃區,左邊則是保存完整的砲座區;而槓子寮砲台面向海岸的方向,有兩個一組,共為 6 個的榴彈砲砲座,每組間有通話孔可互相傳遞訊息,還有一座平射砲座、四座彈藥庫、第二貯水場與指揮平台等建築;槓子寮砲台的觀測區包括主要觀測所和輔助觀測所,伴隨通信庫房和機槍陣地,有通訊與防空的作用,另一頭則設有探照燈庫房、燈座與發電自動車庫房。
沿著槓子寮砲台砲台區的右側石階步道而上,站在稜線上遠眺基隆嶼及俯瞰八斗子漁港全貌,更是迷人,古砲台的美,基隆一覽無疑。
五、白米甕砲台
清朝道光廿年鴉片戰爭、光緒十年中法戰爭,甚至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人接收台灣之際,基隆港都首當其衝。為了守護家園,自清朝提督姚瑩、巡撫劉銘傳以來,乃至於後來的日本人,無不積極於臨海險要之地興建砲台與要塞,以加強基隆港的軍事防務系統。
白米甕砲台位在基隆港西側的太白社區山麓,海拔約70公尺,附近的區域又被稱為「荷蘭城」,自西、荷時期就開始有砲台的設置,並在清廷、日治時期、國府時期陸續的改建增設,始有今日的設施架構。
遺址四座大型砲盤座,兩座砲盤之設有營舍、彈藥庫,兩側的山丘設有指揮所及觀測台,規模是基隆港區五大砲台中最小的一座(其餘四座為二沙灣砲台、大武崙砲台、槓子寮砲台、獅球嶺砲台)。白米甕砲台在左側,槓子寮砲台右側,互為基隆港的犄角,捍衛外港之安全。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口西岸,與東岸的砲台共同扼住港口,相傳西班牙人、荷蘭人曾於此建城堡,礮台的創建年代在清法戰爭時,但以現今所見之建築,應為日治時代日軍因應日俄戰爭所改建,清領時期以來的歷次對外戰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遺址保存尚可,有礮盤區、彈藥庫、觀測所、機槍陣地等;指揮所位於砲座西側的小丘,觀測台則位於右側的山頂上,四個砲台則呈長形平面一字排開,是迎敵的第一線,是白米甕砲台最大的特色之一,由於白米甕砲台主要任務是直接以強勁火力摧毀敵艦於海外,因此採用故一字排開的配置,更便於指揮調度。在寬闊無比的砲陣地中,原有四尊大砲,早已不見,現役政公園內的阿姆斯特朗後膛砲,即為其中的一尊。
白米甕砲台視野遼闊,可俯瞰基隆港內外全景,但見萬頃波濤,再加上協和火力發電廠的三支大煙囪,儼然已成基隆港的地標。
六、大武崙砲台
位於台灣基隆市安樂區,控制基隆與淡水間水路及陸路的交通孔道。一方面是防禦淡水經金山進入基隆這條陸路,另一方面砲台制高點可俯視馬鋉溪跟大武崙澳底方面海域,兼陸防、海防雙重任務。西元1840年鴉片戰爭,台灣兵備道姚瑩即派兵駐紮大武崙一帶;1884年清法戰爭時劉銘傳也於大武崙附近設防以堵法軍入侵。為歷經19世紀鴉片戰爭與清法戰爭的歷史砲台的歷史建築。
日治時期日本陸軍部基於國防永久築城的戰略而有計畫地將基隆要塞化,前後共構築了10座西式現代化砲台,而大武崙砲台是在基隆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昭和13年(1938年)3月,大武崙砲台正式除籍。
終戰之後,砲台為國軍接收,隸屬基隆要塞轄下,1957年初,砲台的軍事功能結束,1985年指定為第二級古蹟, 2009年重新公告為「國定古蹟」。
大武崙砲台位居大武崙山內,位置隱密,標高231公尺,其四周設置城牆,砲台內部並包含通道、營房與火砲炮盤等三部份。其中,砲座主要建築以二尊大砲為一組,分置左右共四門火炮,並以通道、地下室相連及貯彈用,而主要射角乃為涵蓋基隆港口之北、西及東北等三方向,也建築附屬觀測站等近代軍事設施。雖該砲台已無軍事用途,但因設施整體保存良好,因此被國府於1985年列為國級古蹟。目前現存遺構包括砲台入口處之監守衛舍遺址、廠舍遺址、掩蔽部之砲具庫房、長方形兵舍、砲座、觀測指揮所、軍用廁所、貯水所與塹壕等。